今年北京新建成509片场地 棋苑344片
来源:法制晚报·看法新闻 发表时间:2017-12-23 13:43
贯彻落实全面健身,群众健身场地建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过去一年时间里,北京市在这方面取得的成果非常显著。
记者昨天从北京市体育局群体处了解到,今年年初,在群众身边建设509片专项体育活动场地被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北京市体育局会同各区政府扎实工作,在11月18日前完成了全部509片专项活动场地的建设工作,包括新建篮球场地55片、网球场地12片、多功能球场31片、乒乓球场48片、门球场19片、棋苑344片。
明年上半年还将建设700片
2017年,北京市体育局紧紧围绕疏解非首都功能这一中心工作,在非首都功能疏解腾退空间使用与管理上下功夫,努力把腾退空间变成服务群众的公共体育设施,为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健身硬件条件。
其中最为典型的当属六里屯街道晨光家园社区,新建成的乒乓球长廊、棋苑等健身场地已经早早就有居民在活动,这里原来曾经是闲置的空地,由于小区停车位紧张,还时常会有车辆停放,体育场地建成后,居民多了一处健身的好去处,无序停车的现象也消失了。而上述场地设施只是北京市近年来加大对群众身边的健身场地建设力度的一个缩影。
按照计划,在北京市财政局的大力支持下,2018年5月底前,北京市还将建设完成700余片群众身边的专项活动场地设施,进一步完善了群众身边的各类场地设施,满足不同人群的健身需求,将“一刻钟健身圈”打造的更加扎实、丰富。
值得一提的是,北京市在加大建设力度的同时,在实现场地设施的精细化管理和信息化服务上也在不断尝试创新。记者在今年部分新建的专项活动场地入口处可以清晰地见到一个指示牌,上面有场地建设、运营管理、监督检查、维修服务等方面责任单位、负责人姓名、联系方式等信息,市民还可以通过扫描指示牌上的二维码进入用户界面,轻松实现一键式服务查询、使用指南、健身指导、硬件报修、意见建议等操作。
扶持奖励草根健身团队
2017年3月,《北京市全民健身条例》正式颁布实施,条例以制度、组织、体系、政策措施为主要内容,确立了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以公民为主体,以基层为重点,实行政府主导、社会主办、单位支持、市场参与、共建共享的公共治理框架,充分体现了“立出全民健身良法、实现全民健身善治”的主题。
为更好地贯彻落实北京市《条例》,北京市按照面向社会、重在基层、属地为主、财随事走的原则,将市、区用于支持基层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的经费、人员、场地设施等资源交由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统筹配置,出台制定了系列配套实施办法和细则,将有限的资源下沉基层,惠及更多的百姓。
北京市结合体育特色乡镇、全民健身示范街道创建工作,发布实施了《北京市体育特色乡镇标准》《北京市全民健身示范街道标准》,对街道、乡镇在健身场地设施配置等方面进行指导、要求和规范,逐步改善社区居民健身环境,推动农村体育活动的深入开展。
除此之外,还制定了《北京市星级全民健身团队扶持与管理办法》,对于达到标准的街道、乡镇和基层健身团队给予奖励补贴,可优先建设使用健身场地设施,提供培训学习、提高技能的机会。
开展全民健身活动2.3万次
近年来,北京市的全民健身运动在“多元性、特色性、趣味性”上不断创新,积极开展体育与旅游、文化、休闲、医疗、娱乐等融于一体的健身活动,打造具有品牌性、民族性、多样性的体育健身项目和产品,多种形式的全民健身活动多姿多彩。
据不完全统计,2017年北京市共开展各类全民健身活动2.3万次,参与活动人数达千万人次。尤其是全民健身体育节、十大国际品牌赛事、北京市体育大会、“一区一品”群众体育品牌活动、体质项目通讯赛、公园半程马拉松等市级品牌项目影响广泛。
与此同时,北京市还积极推广实施《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广泛开展体质达标测试、科学健身指导服务,全年共培训各类社会体育指导员2596人,举办全民健身科学指导大讲堂38期,利用全媒体广泛宣传科学健身理念,普及科学健身知识。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在天津举办的第十三届全运会,北京市共有近千名体育爱好者报名参加了全项群众比赛项目的预赛,150名进入决赛。北京市代表团累计获得12金16银6铜,共34枚奖牌,金牌榜、奖牌榜均位列全国第二。这充分展示了北京市开展群众体育工作的丰硕成果和全民健身事业的优异成绩,居全国领先地位。